好医生网:请您谈谈小卒中急性期溶栓取栓的临床策略?
宋海庆教授: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溶栓和取栓决策是行业的热点,但不是一个新热点。因为我们从开始做溶栓,就存在小卒中溶不溶、要不要溶的争议。其实,从临床证据上看,小卒中溶栓是可以获益的,而且出血的风险更小,死亡的风险更低。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看,似乎做这个决策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,从另一个角度看,溶栓毕竟可能会给患者增加出血风险的,也可能会增加医疗费用,这就导致小卒中溶栓似乎不是特别合适。实际上,我们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做决策时,因为患者很快就来了,然后做检查,从症状上看似乎比较轻,但如果能够多维度去考虑这个问题,我想做这个决策就不是特别难。应该考虑的是,虽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(nihss)评分可能比较低,但是对功能的影响相对来讲不是很重,比如有失语,那么语言障碍对我们的社会交流、对整个社会角色的影响都比较大。换言之,我们一定要考虑患者的功能障碍对他影响有多大,因为我们都知道nihss评分是有局限性的,特别是对后循环和认知障碍等都不能很好地评估。如果患者出现了这些功能障碍,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积极治疗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作为一名临床医生,一定要多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。因此,从溶栓角度来讲,目前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卒中中心,卒中中心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绿道。而绿道主要是静脉溶栓的量及比例、dnt时间等,但流程的优化需要干预更多。要想让更多的患者获益,需要哦们在溶栓时全方位考虑。在此大环境下,我的观点是,只要患者有溶栓的获益,而风险又是可控的,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积极溶栓。对于轻型卒中,但是有大血管问题的,这些患者在急性期是不是要进行血管内治疗?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研究。从现在能够看到的有限的临床证据来看,似乎和血栓的位置有关系。有些患者可能获益,但总体来讲获益似乎不是很明显。因此,可能还是要依赖临床医生的决策,针对患者的情况,如果认为获益是很明显的,风险又是可控的,那我们就积极一点;如果认为获益是有限的,毕竟介入治疗会增加风险,我们可能就相对保守一点。
好医生网:请您谈谈信息化、智能化在脑卒中急救模式中的具体应用,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
宋海庆教授:近年来,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快。我们在大量的急性期的患者做临床治疗决策及管理时,如果有很好的信息化工具或智能化工具,能让我们的效率更高。但整体来讲,离我们构建智慧医疗,特别是急性卒中的智慧医疗,通过替代医生做临床决策,让患者增加获益,减少风险,让整个医疗流程更通畅,可能还需要一定时期的努力探索。目前,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我们临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:一是管理上。比如,像北京的经验,我们用了心脑急救app以后,整个静脉溶栓的工作,包括急诊取栓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。而临床质量,比如绿道效率实现了6分钟之内的医院每年都在增加,而且有更多的医院通过这个平台,找到了管理中的问题,优化了绿道的流程,让更多的患者获益,意义非同寻常;二是早期的精准评价。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讲,我们评价患者,一定是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,越快越好。从这个角度,现在有很多急性期的影像应用到临床,比如灌注影像、血管影像,但是由于扫描和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,以及各个医院的技术力量不平衡,这就需要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帮助,或者需要一些辅助软件能够帮助判读影像,帮助医生选出那些适合干预的患者,因为现在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溶栓的时间窗扩大。未来,影像检查将很好地辅助我们决策是否要做溶栓。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地辅助医生确定组织窗,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,进而让更多患者从治疗中获益。因此,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可以辅助临床决策,但要实现智慧医疗,还需要我们持续探索。